9月3日上午京海策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周年大会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以盛大阅兵仪式
同世界人民一道
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
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两百余位各行各业的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大国工匠等先进模范人物代表
以及为我国建设和发展
付出艰辛努力
立下不朽功勋的
老一辈著名劳模或其后人代表
在现场观礼
观礼一次
不负一生信仰!
祖国的强大
就是对父辈们最好的告慰!
……
在现场看到阅兵盛况后
他们激动不已
表示要继续做好本职工作
用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努力
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强大
让我们的民族更富强
“观礼一次,不负一生信仰!”
“观礼一次,不负一生信仰!”阅兵活动结束后,全国劳动模范、江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安源煤矿采掘二区副区长张来清在微信朋友圈发了照片,并配上这句话。
9月3日上午,这位来自生产一线的煤矿工人,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非常兴奋、非常激动、非常自豪!”前一晚京海策略,张来清久久难以入睡。
张来清和上百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人物代表,落座位于天安门西华表旁的观礼台,共同见证这场盛大的阅兵仪式。
看着装备方队的战车如钢铁洪流般驶过天安门,观礼台上,全国劳模、中国一汽集团首席技能大师杨永修被深深触动。
“此次阅兵展示出了我国国防科技力量的巨大进步,令人惊叹!”杨永修迫不及待地将现场的情况分享给工友们,“这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攻坚克难、不断突破。凝聚磅礴力量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当下我们产业工人的‘战场’。”
今年,信息支援部队方队首次亮相阅兵场。这支部队是全新打造的战略性兵种,是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的关键支撑。当方队精神抖擞地走过天安门时,全国劳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姚启明格外激动:“不仅展示出了力量,更彰显了底气!”
姚启明在自己的“战场”奋战了20多年。26岁那年,她以一己之力打破了中国汽车赛道由外国人设计的局面,成为“中国赛道设计第一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姚启明说:“战争年代,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浴血奋战;和平年代,我们应当将热血洒在科研道路上,打赢另一场‘战争’。”
登上阅兵观礼台的还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优秀代表,他们与社会各界楷模一道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北京市劳模、京东物流北京金融街站快递小哥魏团结就是其中一位。谈及现场观礼的感受,魏团结难掩激动:“外公生前总跟我念叨,他的弟弟在抗战中牺牲了。现在,我更加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扎根北京7年,累计送出快递超30万件,魏团结创下零投诉的纪录。魏团结说,今后要继续踏踏实实送好每一件快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站在观礼台上,全国劳模、大国工匠高凤林感慨颇多,“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作为后辈,我们都应做好本职工作,用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努力,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强大,让我们的民族更富强。”
“身为劳模,为祖国不懈奋斗的信仰是永远不变的。”高凤林道出观礼台上劳模们的心声。
“祖国的强大,就是对父辈们最好的告慰!”
71岁的甄建民坐在天安门城楼东侧的观礼台上,当盛大的阅兵仪式拉开序幕,看到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和战略重器在天安门城楼前列队通过,他眼眶湿润了。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活动现场,甄建民不时想起自己的父亲——195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甄荣典。甄荣典在抗日战争时期,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大家多造炮弹,掀起全厂生产竞赛的热潮,创造了日车炮弹外圆480个的最高纪录,被誉为“炮弹大王”。
“车炮弹外壳的工作又苦又累,别人可能干上几个月就支撑不住,但父亲始终坚持早来晚走、争抢生产时间,甚至睡在机器旁,就是为了‘多生产一发炮弹,就能多消灭几个敌人’。”甄建民记忆深刻。
从抗战时期的土枪土炮,到今天的新型作战力量,甄建民感触颇深。“能来参加阅兵观礼,是我们太行军工后代的荣耀。祖国的强大,就是对父辈们最好的告慰!”他动情地说。
与甄建民坐在同一观礼区的嘉宾,是这次阅兵式特别邀请的“老一辈建设者或后代”。
身着一套深蓝色工装,69岁的全国劳模、中国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原电力高级技师窦铁成在观礼台上很是显眼。阳光下,他胸前的6枚荣誉奖章更是格外闪耀。
这是窦铁成继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后,第二次参加阅兵观礼。出发来北京前,他特意花了3个小时的时间,将珍藏的荣誉奖章一一别在工装上,又将工装的衣角仔细整理、抚平。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最美奋斗者……每一枚奖章,窦铁成都如数家珍。“别小看这些奖章,每一枚都沉甸甸的。”他说。
“多次受邀参加纪念活动,是咱们产业工人的无上荣光。”窦铁成话语坚定,“阅兵盛况让全国人民都倍感振奋,对产业工人来说,更激励着大家在岗位上不断创新、不懈奋斗。”
马兵是全国劳模马恒昌的孙子,现任通用技术齐齐哈尔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马恒昌小组组长,也是一名全国劳模。当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整齐划一地经过天安门时,马兵激动不已,那一刻“现场都沸腾了”。
“很多‘国之重器’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我感到特别骄傲、特别自豪!”观礼后,他第一时间将阅兵的盛况分享给班组的同事们。
“爷爷常给我们说,‘工人’这两个字放到一起,它不就是个‘天’字吗?我们工人就一定要把这个‘天’给撑起来。”马兵对爷爷马恒昌奋不顾身完成一批批军工生产任务的故事熟稔于心,“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我们也要为制造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撑起一片天。”
全国劳模赵占魁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生产竞赛中涌现出来的劳动英雄。作为赵占魁的外孙女,孙艳也在阅兵现场观礼。“这是我们全家的光荣,党和国家没有忘记像爷爷这样的老一辈建设者。”孙艳激动地告诉记者。
孙艳爷爷的故事已经在家庭中流传了三代。“我和孩子经常到南泥湾等地,重走爷爷走过的路。”孙艳说,“每次重走,我的感觉都不一样,觉得好像是爷爷带着我在走,爷爷的劳动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作为医务人员,我也常常告诉自己,一定要认真对待患者,要医者仁心,要尽职尽责。”
今年70岁的全国劳模孔祥瑞,已经是第4次参加阅兵观礼了。多年来,看到国防力量的飞跃发展,他感到非常欣慰:“国力强盛不是喊出来的,而是一代一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感慨于国家发展的今昔巨变,孔祥瑞以自己的行业举例:自从17岁开始在天津港工作到退休,其间当了28年的队长,见证了港口从一穷二白到逐步机械化,再到如今自动化、智能化的蜕变。
“我会告诉年轻的产业工人,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要立足岗位不断摸索、改革、创新,为把国家建设得更美好贡献智慧和力量。”孔祥瑞的一席话铿锵有力。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佳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